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西省阳泉市是我党在夺取全国胜利之前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续敏摄
站在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顶峰,俯瞰山城阳泉,静静的桃河穿城而过……
阳泉是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其发展血脉。近年来,阳泉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以红色精神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不断为转型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继续擦亮红色名片
1940年8月20日晚,百团大战打响。八路军两个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西峪村矿警队之后,连夜占领狮脑山,构筑工事,防止敌人西进增援。从21日凌晨开始,日军先后纠集近2000名日伪军,出动飞机近百架次,连续对狮脑山上八路军的阵地发动数十次进攻。八路军战士英勇顽强,冒着连绵秋雨,忍着饥饿,鏖战六昼夜,击毙敌人4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全面胜利立了首功。
八路军总部曾连续3天发布《捷报》,向全国介绍狮脑山战况。彭德怀副总司令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总结中,表扬“守卫狮脑山的部队英勇顽强”。第一二九师参谋长李达赞扬说:“这个战斗不仅说明我军攻如猛虎,而且守如泰山,大煞了所谓‘赫赫皇军’的威风。”
今天,百团大战纪念馆利用声光电、半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等手段,生动再现了狮脑山的鏖战场景。记者一边看,一边感叹这一仗的艰难。纪念馆讲解员李玘说:“这一仗非常关键。阳泉位于正太铁路中段,是华北日军的重要据点。狮脑山是阳泉的制高点,我们控制了狮脑山,就意味着控制了正太铁路的咽喉,从而可以居高临下控制整个阳泉,并能进一步保障正太铁路西段八路军破袭部队的安全。”
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阳泉是主战场之一,而这场狮脑山上的鏖战又是重中之重。1995年,在狮脑山顶峰落成了百团大战纪念馆,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在纪念碑主碑以西400米的位置新建了百团大战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展陈百团大战内容的综合性纪念馆,由此成为阳泉一张名副其实的红色名片。
百团大战纪念馆馆长陆茜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周边地市的游客会慕名而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少学校的学生会集体来此参观学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这个示范基地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陆茜说,去年5月份以来,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对纪念馆进行了第三次改陈布展,为了更好地擦亮这张红色名片,让更多人能够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更好地接受红色传统教育,传承红色精神。
挖掘打造红色品牌
1947年5月2日,晋东工业重镇阳泉获得解放。两天后,阳泉正式设市,成为夺取全国胜利之前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苏小平认为,在阳泉建市之前,我党我军曾占领、收复过诸多城市,但均属接管性质。阳泉建市,则是我党在一个山区集镇有计划、成建制地组建一个崭新的市委、市政府,这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苏小平表示,较早建市的阳泉有幸成为我党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试点样本。到新中国成立时,阳泉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创业和不断建设,为解放后我党接管、建设、管理城市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建市之后,阳泉成为解放战争兵员补充基地,先后4次掀起参军高潮,超过11000名青壮年参军;仅支援解放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的就有8800多名民兵、1470多副担架、3100多辆大小车辆。阳泉还是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阳泉生产的煤、铁、硫磺、手榴弹等必需品和军用品,源源不断运往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董必武赞扬说:“阳泉市虽然不大,但支援解放战争的贡献不小。”阳泉市委、市政府还组建了国营阳泉煤矿公司,抓紧恢复煤铁生产,将煤铁源源不断运往华北华东广大解放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建市之后,阳泉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恢复发展工商业,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为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转移的实践地。阳泉还成为南下北上干部的输出地。从1947年10月至1949年8月,阳泉市先后分5批共519名优秀地方干部,成建制地踏上开辟新解放区工作的征程。
经过70多年的发展,阳泉已经成为一座新型工业城市。阳泉市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优势,提出要用好“中共创建第一城”这一在全国范围都属于首创性、唯一性的红色资源,建设全国一流的红色教育基地,塑造好红色文化品牌。
新时代新征程,阳泉正大力推动红色文化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力争把阳泉的红色遗址、红色景点、红色历史连起来、串起来、立起来,做实、擦亮、叫响“中共创建第一城”品牌,将这一品牌讲清楚、塑起来、传开来、融进去,使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为阳泉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