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明清黄河故道是“大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故道文化”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以后,黄河故道沿线的各级党委、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对“黄河文化”及“黄河故道文化”的挖掘、升华和利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明清黄河故道文化”的形成与“黄河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明清黄河故道西起河南省兰考县,东至江苏省滨海县入海口,全长728公里,贯穿河南省开封市的兰考县,商丘市的民权县、宁陵县、梁园区、示范区、虞城县;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县、单县;安徽省宿州市的砀山县、萧县;江苏省徐州市的丰县、沛县、铜山县、泉山区、鼓楼区、云龙区、邳州市、睢宁县,宿迁市的宿城区、泗阳县,淮安市的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涟水县,盐城市的响水县、阜宁县、滨海县等,共豫、鲁、皖、苏4省8市27个县(市、区),形成了一条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长廊。
据史料,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十分频繁。据统计,黄河下游堤防从先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540年里,决口1590次,改道26次。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开始,就以商丘为治河指挥中心,修筑南北两岸大堤。元、明两代又先后在商丘指挥治理多年,由于黄河“一斗水半斗沙”,以致河随堤增高,最后形成地上“悬河”,遇见大水,就漫溢决口,泛滥依旧。直至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动用沿河5万人民、历时16年,在原有基础上筑起此堤,从此使黄河定于一道,结束了400年黄河多道并行、泛滥为灾的局面。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北上,留下了这条“明清故道”和“明清故堤”,同是,在“大黄河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衍生、成长了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故事”和“文化”。
黄河明清故道被国内、外旅游专家赞叹为“古老的水上长城”“北国水乡”“绿色长廊(城)”“迟到的发现”。商丘境内保存完好的134公里黄河大堤,高13米,底宽100余米。黄河故堤是豫东人民治理黄河、求生存谋幸福的重要标志;她是商丘最大、最宏伟的历史景观,也是商丘人民战天斗地、战胜大自然的精神丰碑。她蕴含的民族精神价值不亚于古老的万里长城。
“明清黄河故道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记载着黄河故道两岸悲壮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黄河故道文化是战争文化、红色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如:故道治沙、治碱等)和水文化(如:三义寨引黄工程等),也是生态和生态治理文化(如:河南的赛罕坝——民权“申甘林带”等),是旅游文化,也是古城文化(如:沿线的“商丘古城”“利民古城”“徐州古城”的变迁),也是人口迁徙文化(故道形成之后,故道之上由于移民形成了很多新的村庄),是康养文化(每年举办全国性的黄河故道湿地花海徒步穿越活动)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是人文文化,也是名人文化。同时,黄河故道也是“植物种质”资源库。
二、凝心聚力注重“黄河文化”资源的挖掘
多年来,虞城县委、县政府一直重视对“黄河文化”的挖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后,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对“黄河文化”的挖掘力度。由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专门的领导组,设立“虞城县黄河文化研究会”,多次召开有关专业人士及乡村领导、乡贤仁达等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组织有关人士深入乡村调研、考察、搜集、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
通过深入、细致、持久的挖掘,综合整理出虞城境内与“黄河文化”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有3个,分别是“黄河故道大堤”“利民城隍庙”“刘集乡的显孝碑” 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2个,分别是《孟渚泽的传说》《仓颉造字的传说》《杜康造酒的传说》《武辇》《高跷》《獠牙表演技艺》《杂技伞舞》等。民间传说故事、寓言故事、民谣有《黄河大堤的由来》《洪河源头将军庙传说》《老虎潭的传说》《饿狼堤口》《黄河有外祖母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门山寨改名寓贤村》《虞城县城隍庙传奇》《孟诸古泽》《龙啸烟云寺》《扳倒井的传说》《五云寺传说》《仓颉造字的传说》《我国第一个皇帝的来历》《虬龙沟的传说》《待宾寺、待邻寺的传说》等40多个。保存完好的文物资源有12处。
黄河故道虞城段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60多平方公里,有可灌溉故道内外43万余亩耕地的中型水库2座(石庄水库、王安庄水库),有郁郁葱葱的故道防风固沙林带10余万亩,有苹果园、杂果园6万多亩。虞城县的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虞城荠菜”“虞城酥梨”“虞城苹果”“虞城乔藕”“惠楼山药”,其中前4个均在黄河故道沿线。
有“河南省生态乡镇”1个(黄河故道之上的田庙乡),“中国优质梨生产基地”1个(田庙乡),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田庙乡刘杨庄村、后刘村),有中国旅游扶贫示范村8个(乔集乡刘新寨村、刘楼村,田庙乡石庄村、寓贤村,李老家乡高庄村、唐楼村,木兰镇营廓村,店集乡魏固堆村),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田庙乡刘杨庄村、后刘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1个(香玫园农庄),“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1个(香玫园农庄),河南省“民间特色文化之乡”1个(乔集乡),河南省“民间特色文化示范村”1个(乔集乡刘楼村),中原旅游“老家礼物”品牌产品1个(黄河故道上的),“中原文化产业创意奖”1个(河南省香玫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
对于黄河故道沿线杂技、柳琴戏、豫东琴书、豫东大鼓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目前正在全力抢救性挖掘,并尽快融入乡村休闲旅游之中,为乡村旅游注入灵魂,达到以文兴农、以文兴旅、以文兴业、以文兴村之目的,让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助推乡村振兴。
三、扎实推进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虞城县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调动了文化、生态农业企业主体、新型工业主体等多方资源、采用了电视、文艺、新媒体等各种形式、“搭建”了文化品牌成果展、摄影展等多种平台、打造了多个旅游景区等方式,集中展现“黄河文化”“故道文化”,赋予“黄河文化”“故道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有力促进了虞城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快速发展。
(一)“田庙万亩果园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景区位于虞城县北部、黄河明清故道之上的田庙乡境内。该乡有“江北第一百果园”之称,是国家优质梨生产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南林业精品示范乡、河南省造林绿化十佳乡、河南省生态乡镇、国家生态旅游示范乡,全乡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由2.2万亩杂果园、2.5万亩生态林、千亩河南科迪现代牧场和万亩石庄水库,共同构成了果、林、牧、水“四点一线”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
景区内的刘杨庄村、后刘村均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香玫园农庄”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香玫园产品获得“老家礼物”称号、获“中原文化产业”创意奖;电影《油桃红了》及微电影《约会》相继在该景区拍摄。
自2010年起,梨花盛开季节,由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商丘日报报业集团、虞城县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的“中国·商丘黄河故道湿地花海徒步穿越活动”,已连续六届在田庙景区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户外活动”爱好者齐聚田庙,擦亮了这一“户外活动”的品牌。徒步穿越路线东起田庙万亩果园,西至民权县吴屯水库,路线均沿黄河故道之上,全程60余千米。同时,田庙景区还适时举办“湿地花海旅游节”“黄河故道金蝉节”“酥梨采摘节”“油桃采摘节”等多种“节会”。大量“节会”的举办,使景区每年游客接待量近百万人次。每年,当地群众靠“三产”增收达千万元,实现了当地果农由单一“卖水果”到“又卖风景”双收入的转变,让“好风景”真正变为农民的“好光景”。
(二)利民古城。古城毗邻明清黄河故道南侧,有着近五千年的建城史。利民镇致力于古城建设,坚持“生态、文态、业态”并重,围绕“生态、生活、生产”三大要素,规划建设利民古城—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快速通道。以古城文化游、黄河故道生态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现代工业游为基础,打造利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构建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商丘古城(归德府)旅游—木兰祠景区旅游—伊尹墓景区旅游—利民度假休闲旅游观光带。
(三)“刘楼杂技专业村”和“烟云古寨”。近年来,位于黄河故道畔的乔集乡党委、乡政府倾力擦亮“刘楼杂技”非遗品牌。投资420万元新建了刘楼杂技大舞台、杂技文化活动室、杂技陈列馆、杂技主题公园、牌坊等;投资800万元进行道路整修、绿化亮化、特色街巷打造,杂技雕塑、民宿改造等。招商引资,与一家公司签约合作,进行了“杂技大世界”“杂技演义大厅”“杂技学校”“杂技宾馆”等项目建设。如今的刘楼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杂技专业村”“河南省特色文化村”,获2019年度河南省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
位于乔集乡六庄村的“烟云古寨”,是东汉时期梁孝王刘武的封地,三百里梁园“七台八景”中的第一景——“龙岫烟云”就位于此。2018年,由商丘市烟云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资的“烟云古寨文化旅游”项目,规划占地1200亩,计划投资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的2000万元人民币,以烟云寺商业文化为中心,周边四平方公里内形成商业、旅游观光、温泉设施、四季采摘、水镇老街、商旅循环为一体的古寨文化旅游综合体。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烟云湖建设、动漫城建设、烟云农庄建设、大型群众体育广场建设。
(四)怎样正确把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目的一致的统一性;二是互相制约的对立性;三是对立统一的共进性。
保护及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即:
首先,要让历史遗址“活”着,这个“活”包含二个方面,第一是他本身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二是我们要给他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
其次,从经济发展来讲,一般是开发旅游业,但这种开发行为不能遗址有破坏性,但也不是不可改变。历史总是前进的,只有把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才是最佳选择。
二者关系而言:对遗址的良性开发利用,繁荣经济;但经济发展之后,用更多的资金来保护、开发遗址。(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