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甲午海战英烈公祭活动在位于福州马尾的马江昭忠祠举行。 王晓霞摄
甲午海战英烈公祭活动17日在位于福州马尾的马江昭忠祠举行。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公祭活动小规模举办,但流程、规制严格按照历史上昭忠祠甲午海战烈士祭奠仪式的仪程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于近期发现的昭忠祠档案中,不仅找到了缺失近半个世纪的碑文内容,更填补了昭忠祠直接档案的空白,为昭忠祠注入生动鲜明的文化内涵。
当天,参加活动的船政后裔及社会各界代表肃然伫立马江昭忠祠大殿内,集体行三鞠躬礼,齐声诵读祭文,致敬英雄。
新发现的档案补齐了位于福州马尾的马江昭忠祠内残缺石碑全文。王晓霞 摄
船政后裔陈榕在公祭仪式后亲眼一览马江昭忠祠档案,“我的祖父陈兆锵曾经作为北洋海军军官参加过甲午黄海海战,1915年调任福州船政局局长,主持船政工作。面对当时船政财政困难的境地,1920年,他动员海军有志同僚,集资重建昭忠祠,之后又推动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烈士合祀入祠,并撰写《重建马江昭忠祠、墓记》镌刻与昭忠祠碑石之上,但后来由于战乱,碑文破损。”
重见碑文全文,让陈榕很是兴奋,“时隔半个世纪,破损的石碑被补齐,不仅补齐了相关史实,更传承爱国精神。”
这次马江昭忠祠档案的发现是多方协力的结果,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福州研究者、船政后裔、四川日报以及台湾学者长期关注研究,在台湾保存的民国时期的档案里面,意外地发现了几套完整的昭忠祠的卷宗,揭开了很多秘密。
“这批档案对于中国海军历史研究意义重大。”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告诉记者,“1920年代,海军部为了把甲午烈士迎入马尾的马江昭忠祠祭祀,需要征集这些烈士的事迹,也就是在这时,发现从清代以来竟然没有系统整理过甲午海军烈士的名单,因而当时在海军界内部掀起了一场活动,主要由曾经参加过甲午海战的将士,以及曾经跟甲午将士相识的官兵,通过回忆一点一点记录,形成了在今天流传十分广泛的这份甲午烈士名单,并据此奉入昭忠祠合祀。”
也正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共同回忆和事迹征集,发现了许多生动的事迹。这其中就包括邓世昌的儿子报送的邓世昌的事迹,还有甲午海战亲历者——冰心父亲谢葆璋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福州海军学校报送的报告里详细记录了当时谢葆璋所在的‘来远’舰着了大火,谢葆璋在轮机舱帮助处理轮机,保持军舰能够正常运行。但因为火势太大,烟雾笼罩着整个机舱,什么都看不见,所有机舱人员都趴在地板上,防止烟灌入口鼻,依靠手来摸索阀开关保持蒸汽机的运转,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英勇抗争,战斗到最后一刻。”如此详细的记录,补充了甲午海战的历史细节。同时,一些档案还修正了甲午海战的某些历史评价和叙述。
据了解,下阶段,这批档案将作为重要资料收入马江昭忠祠馆藏,为昭忠祠注入丰富的内容内涵,使得昭忠祠成为查找中国近代海军烈士事迹的重要档案库。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联合相关学者正在整理这批档案,后期将出版公布。
陈悦说,文献史料躺在库房里、博物馆的展柜里,无法发挥它的更多价值,只有公之于众才能引起研究热潮,为研究者们提供更多的素材更多的资料,推动研究的深入。(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