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东城:做好“竞”字文章,推动队伍战斗力提升
首页> 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 各地工作站> 北京东城 > 正文

北京东城:做好“竞”字文章,推动队伍战斗力提升

来源:“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北京东城工作站2022-07-02 14:04

  “一回到家,看见我的鸽子胖了,翅膀、腿脚、尾巴都那么硬实,比我自己喂的时候更精神了,他们的心细,比我加一个‘更’字!”家住北京东城顶银胡同34号院的刘凤云老人,在结束了14天的集中隔离回到家后,看着自己养的150多只鸽子和一缸热带鱼依然活泼健康,对悉心照顾这些“留守宠物”的东总布社区社工于蔚然满是感激。

  因有确诊病例,不久前,建国门街道顶银胡同及其周边被划为封管控区。封管控区内东总布社区、赵家楼社区两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入驻成立工作组,利用高效的网格化管理,将楼门入“格”,精准服务居民。他们为管控区居民提供买药、送物资等服务,同时悉心照顾转运居民托付的鸽子、猫、仓鼠等宠物和花草,确保居民们安心隔离。

  初春的东城,乍暖还寒。入夜,北小街3号院内,党员闻超正挨家挨户为居民送去大米、鸡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今年3月,因疫情北小街3号院及其周边部分胡同被划入封控区、管控区。北新桥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前线指挥部临时党委,闻超与其他6名同事迅速集结,组成“党员突击队”,连夜进驻服务居民。

北京东城:做好“竞”字文章,推动队伍战斗力提升

北新桥街道“党员突击队”服务封(管)控区居民

  在平房院中设置封控区与管控区,北小街3号院是首例。这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大杂院,共有居民91户,198人。与楼房不同,平房院面积大、居民户数多,厕所、厨房大都在屋外,这些都让封控工作面临挑战。

  面对难题,“党员突击队”不光有冲锋在前的担当,还有创新的工作方法,发挥了高效的治理智慧。一张图纸上,封控区、管控区一目了然,各家各户的典型信息密密麻麻标注在上面。“这是我们的大数据,根据这张图和手头的台账手册,我们能精准地掌握每一户的位置、情况和生活需求等。”闻超介绍,有了“一图一册”,工作很快捋顺。

北京东城:做好“竞”字文章,推动队伍战斗力提升

北新桥街道建立并完善了“一图一册”,成为精准精细精心做好平房封(管)控区服务保障的“法宝”

  党员突击队不止一个。东城在全市率先推动22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率先实现所有小区封闭式管理;100余个临时党支部设在战疫前线;2万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有力领导,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战疫时刻,一个个基层红色因子被迅速激活,群团组织、驻区单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坚持党建引领、心手相连,共同绘就了东城抗疫“群英谱”。

北京东城:做好“竞”字文章,推动队伍战斗力提升

漫天大雪中,党员志愿者正在为居民核酸检测做准备。

  不仅是战疫一线,在东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都能看到党旗高高飘扬。在天坛、望坛等重大项目启动时,同步成立临时党组织;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中,把党组织建在街巷里;在接诉即办和招商引资的工作现场,也少不了党组织凝聚作用的发挥……

  如今,践行“崇文争先”,赓续红色基因,把支部建在一线、让干部在一线锻炼早已成为“东城共识”。“不讲政治别来东城,讲政治才能干好东城工作”是东城区党员干部人人熟知、必须遵守的“金规铁律”。

  为创新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东城区率先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出台首个区级“吹哨报到”实施意见,构建起党建引领的工作机制,先后选派百余名优秀正科实职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发挥着街道与社区之间的“联络员”、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员”、社区工作的“指导员”、居民群众的“服务员”、城市治理的“监督员”等重要作用。

  “宋阿姨,我现在的身份可跟以前不一样了,我如今是社区专员,以后我得天天来找您‘聊天’了。”时任龙潭街道社区办副主任的王慧以社区专员的新身份,再次来到光明社区和老街坊们见面,大伙儿都觉得新奇。十多年的社区工作,让王慧已经对社区的基本情况熟记于心,“以前,我都是从治理者的角度看待社区问题。作为社区专员,主要工作是指导和协助社区工作者解决问题,并提供好的意见建议,换一种方式为民服务。”她说。

  与此同时,东城区创新推动干部队伍战斗力提升,构建起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积极抓好两个“关键小事”,探索形成了“小巷管家”“局包社区”等一批在全市推广的“东城经验”。2021年,168个社区“两委”顺利完成换届,新一届“两委”班子,以“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践行承诺马上干”的状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优势。

  党建引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集贤计划”赋能发展,战斗堡垒焕发新活力。五年来,东城区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优秀人才引进“集贤计划”,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通过成立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开展“紫禁之东、精彩有我”人才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举办“紫禁之东,筑梦未来”公务员招录宣讲会,积极推荐优秀专家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一系列举措集聚人才“新动能”,不断夯实东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为了将东城打造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东城区提出推动孵化产业类聚的“银巷”“硅巷”“文巷”“杏巷”。为充分发挥人才引进在打造“四巷”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作用,东城区日前正式启动“四巷”专项人才引进,通过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周”、组织人才引进“申报月”、织密部门联动“合作网”的方式,分领域开展专项人才引进工作。全区各相关单位将强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人才引进政策,分级分类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有效挖潜驻区优质企业及人才资源,吸引集聚更多紧缺急需人才,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大局。

  未来五年,东城区将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扎实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做好干事创业“竞”字文章,实现人人争先恐后、队伍善战善赢,全面增强队伍战斗力。(韩苗苗 李懿/文,王峥 张传东 刘立军/图)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